2010年,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《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》。公园规划性质定位为:以鸿山墓葬遗址为内涵,以自然生态湿地为核心,以吴地文化为依托,融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、富有魅力的水文化和质朴的田园风光为一体,具有湿地生态资源保护、科学研究、科普展示、科普教育、农业生产、艺术创意和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,以展现本土文化、农居文化、水利文化、农耕文化、吴地文化,以人与湿地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具备江南特质的遗址公园。
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范围为鸿山墓群及周围地带,总面积约7.5 平方公里。主要包括遗址博物馆展示区、遗址现场展示区、模拟考古展示区、农业生态展示区、生态湿地展示区等功能分区。2008年4月,鸿山遗址博物馆落成并开放;2009年8月,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生态湿地展示区正式建成开放。2016年,鸿山遗址獾墩、秆稞墩本体保护展示试点工程施工基本完成。博物馆、生态湿地展示区、遗址现场展示区的建成,初步形成了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的考古遗址公园参观游览项目线路。
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范围为鸿山墓群及周围地带,总面积约7.5 平方公里。主要包括遗址博物馆展示区、遗址现场展示区、模拟考古展示区、农业生态展示区、生态湿地展示区等功能分区。2008年4月,鸿山遗址博物馆落成并开放;2009年8月,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生态湿地展示区正式建成开放。2016年,鸿山遗址獾墩、秆稞墩本体保护展示试点工程施工基本完成。博物馆、生态湿地展示区、遗址现场展示区的建成,初步形成了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的考古遗址公园参观游览项目线路。